伪装道具:
面部伪装至关重要,在城市可利用煤灰、泥土涂抹面部,模仿灰尘扑扑的幸存者模样,重点抹黑眼眶、脸颊、下巴等突出部位,减弱面部立体感。也可自制简易面具,用硬纸板、布料制成与废墟背景相似的图案,固定在头部,改变面部轮廓。
荒野环境下,利用树枝、树叶制作头饰,像用细树枝弯成环形,穿插新鲜树叶,戴在头上宛如移动的灌木丛。携带伪装网,关键时刻展开覆盖身体,趴在草丛、灌木丛中,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网眼大小适中,既能隐蔽又不妨碍观察外界。
靠近水域,准备水藻、浮萍等水生植物,用细线固定在衣物、装备表面,增加水下隐蔽性。携带透明塑料片,在涉水时挡在面部前方,防止水面反光暴露位置,同时可透过塑料片观察水下情况,防范暗流、礁石等危险。
二、伪装技巧实施
(一)身体姿态与动作
城市废墟:
行走时模仿丧尸蹒跚的步伐,脚步拖沓、重心不稳,但保持随时能快速转换为正常奔跑的姿态。身体微微前倾,头部低垂,双臂偶尔无意识摆动,如同失去意识的游荡者。遇到障碍物,如倒塌的电线杆、废弃汽车,缓慢攀爬、翻越,动作尽量自然,不发出突兀声响,利用废墟阴影隐藏身形,避免暴露在空旷处。
静止时,寻找墙角、门后、废弃柜子等隐蔽角落蹲下或倚靠,将身体蜷缩,减少暴露面积。呼吸平稳缓慢,降低存在感,透过缝隙观察外界,若有丧尸或敌人靠近,保持不动,依靠伪装色彩与环境混淆视听,直到危险远离。
荒野丛林:
移动采用猫步,脚步轻柔落地,依次抬起脚掌,避免踩断树枝、枯叶发出声响。利用树木、岩石作为掩护,侧身、弯腰穿梭其中,手臂摆动幅度小,防止触碰周边植被。攀爬树木时,手脚协同发力,选择枝干粗壮、树叶茂密处栖息,模仿灵长类动物隐藏在树冠,居高临下观察周边动静,同时避免自身轮廓被天空映衬。
休息时,挖掘简易地洞或利用天然洞穴,铺上树叶、干草保暖防潮。身体躺平后,用伪装网、树枝覆盖,与周围环境无缝衔接,从远处看宛如一堆自然杂物。若遇风雨,抱紧树干,调整身体角度,减少风雨冲击,保持伪装状态稳定。
水域地带:
涉水前行时,采用蛙泳或侧泳姿势,头部尽量贴近水面,减少水花飞溅。手臂划水轻柔缓慢,腿部蹬水幅度小,借助水流推动前进,节省体力。上岸后,迅速抖动身体,甩掉多余水分,避免衣物滴水暴露行踪,躲入芦苇荡、水草丛,趴下身子,利用植物遮挡,缓慢调整呼吸,融入湿地环境。
(二)气味控制
掩盖自身气味:
使用天然植物香料,如薄荷、薰衣草等,碾碎后涂抹在衣物、皮肤上,掩盖人体原本气味。这些香料气味温和,不易引起注意,还具有一定驱虫功效,在荒野环境中尤为实用。在城市废墟,可收集废旧纸张、布料,点燃后用烟熏烤衣物,吸附异味,同时让衣物沾染烟熏味,更贴近废墟气息。
饮食上注意选择气味清淡食物,避免食用大蒜、洋葱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口腔、汗液气味散发。若条件允许,食用后用清水漱口,嚼食一些无味的草根、树皮,清洁口腔异味,确保气息不被敌人或丧尸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