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父唐母熄灯之后还在聊大哥家的三个儿子。
唐母说:“你说咱大哥家,当初没有孩子的时候是求儿子呢,结果儿子一来来三个,现在倒是好了,家里没钱给娶媳妇了,你说这日子怎么这么难过啊?”
唐父:“唉!现在家家都困难,咱们要不是有军军每个月给支撑着,日子也不好过。”
唐母叹息地说:“是啊,但凡咱们有点法子,也要帮衬上大哥家一把的。”
唐瑶瑶和兵兵在黑暗里听着唐父唐母的对话,没有发一言,其实也不知道说什么,自己现在又帮不上什么忙。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唐母就把唐行军的行李收拾好了,其中还夹着一封信和一百块钱。
这都是昨天晚上就准备好了的,信还是唐瑶瑶写的,其实只是代笔,唐父唐母说她写。
无外乎就是家里知道他结婚的事情很高兴,并不会怪罪他,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担心家里。
在部队好好干,对媳妇好一点,注意身体。
夹着一百块钱是他以前邮寄回来的钱存下来的,留着就是等着给他娶媳妇的,现在他媳妇也娶到了,钱就给他了,看看小家里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去给唐行军邮寄包裹的事情交到了唐瑶瑶的身上,唐母给了她两块钱,一张布票,让她除了邮寄包裹,扯她做衣服的布,再买点酱油醋什么的回来。
现在天冷了,该做冬天的衣服了,因为家里还有几斤的棉花,所以只需要买布就行了,买回来就给她做个袄子。
唐瑶瑶欣然同意,正好她一个人可以做一些事情。
临出门的时候还被兵兵给拉到了一边:“姐姐,你回来的时候可不可以给我买一个麦芽糖啊?”
说着还咽了咽口水。
现在的糖对于孩子们的诱惑非常大,不要说这个艰苦年代了就是现在二十一世纪,小孩子对糖都没有任何抵抗力。
七零年代的孩子,也就过年的时候可以吃上一两块糖,其他的时候想都不要想了。
可想而知每个孩子对糖的渴望了。
唐瑶瑶不忍拒绝兵兵,点点头:“好的,姐姐回来的时候给你带一块回来。”
“哦哦哦!”兵兵听到唐瑶瑶的话,兴奋地一蹦三高。
“怎么还没有出发啊,赶紧去,早去早回。”唐母背着农具从院子里出来,看到唐瑶瑶还没有出发就催促她赶紧走。
唐瑶瑶给兵兵使了个眼色,口中回复着:“这就走,这就走。”
然后推起土车就朝着公社走去,其实走到半路她就把土车放到空间里了,一路轻轻松松到了公社。
在邮局附近找个隐秘的角落,把土车放出来推到邮局。
邮寄包裹用了七角,寄完东西时间还早,唐瑶瑶推着土车就朝着几米远的供销社走去。
家里的酱油马上就要空了,她带了瓶子来,一壶一毛钱。
没想到的是供销社里的布颜色还挺多的,颜色有红色,黑色,黄色,绿色,灰色,青色,白色。布匹的种类有条绒布,棉布,斜纹布,平布,的确良等。
唐瑶瑶还挺惊讶的,不是说这个年代的物资听匮乏的吗?看来也是相对的。
她挑一种是青底白花的棉布,买了三尺,花了一元二角。
给了票和钱,唐瑶瑶手上一毛不剩,她无力的叹了口气,只能贡献出自己的私房钱给兵兵买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