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12章


刘氏刚从惊吓中走出来,这会儿听见万楚楚的话,下意识不同意,“这衣服是给你养病的……”

“吃好休息好才能养病,一件衣服能养什么病?”

刘氏点点头觉得女儿说得不错,于是接过东西,找来绣筐开始干活起来。

万楚楚捞过绣绣,打散绣绣的头发用家里半截牛角梳慢慢梳开。

只是平日里都顾不上吃饱,家里大人哪还有心思给孩子打理头发,这会儿她要将绣绣的头发梳开,也不是那么容易。

“疼不疼?”

“不疼。”

……

梳了半个钟头才把绣绣的头发梳开,万楚楚用陈氏拿回来的那两根花绳给秀秀扎了两个包子头,花绳的穗儿下垂在耳边,一晃一晃十分可爱。

“二姐,真好看。”

家里没有镜子,绣绣对着水缸照了照,虽只能看清一个浅淡的影子,但仍然掩饰不住她的欣喜之情。

小丫头脸颊笑像是一朵花一般,可爱又美丽。

“绣绣喜欢就好。”万楚楚温柔的摸着绣绣的秀发,笑着说道:“等天再暖和些,二姐再给你洗个头。”

绣绣笑着点头,“嗯!”

一旁改衣裳的刘氏侧目望来,看到绣绣的模样跟过年贴的窗纸上面的娃娃一般,叹了声楚楚的手艺真好。

随后跟着笑了笑,“你伯娘拿给你的,你就留着用,怎么还给了她?”

万楚楚不以为然,“给我的就是我的,我爱给谁就给谁,她要是有意见就让她来跟我说。”

理是这么个理,不过刘氏还是对绣绣嘱咐道:“这是你姐姐疼你才给你的,她不给你也没错,不要觉得是她欠你的,知道吗?”

这次万楚楚倒没插话,她是心疼这几个孩子,但是她也怕绣绣和四郎会成为林浅那样的人。

她不求有什么回报,但也不想自己的好心喂了狗,还给自己养了个仇人。

绣绣见她娘神情认真,她眨眨眼侧过身抱住万楚楚的腰身,“二姐对绣绣最好了,以后我和四郎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二姐。”

万楚楚听到了绣绣的话,欣慰拍了拍她的小脑袋,心里微微发酸,却又觉得穿越到这个年代未必不好,坏人也有,可好人更多也更淳朴。

刘氏默不作声擦了一把眼角,低头继续改衣服,心思却为之后的春耕烦忧。

怕是又要苦了自家兄弟了。

大郎也快到了相看的年纪了,到时候又要有一笔好大的开销,没点家底,怕也没有好姑娘愿意跟大郎。

越想越深,刘氏眉头紧蹙,连连叹息。

……

山里头天明的早,太阳还未升上树梢,村里的公鸡约好了似的,响亮的打鸣声由远及近的传递过来。

早上还有点凉,大朗微微哈出一口气立马凝成白雾。

简单做过洗漱之后,大郎就扛着锄头准备往地里去,刘氏从厨房钻出来,往围腰上擦了两把手,“还早哩,水放的小,一晚上淹不坏,你吃了早饭再去。”

昨儿晚上大郎挖了小沟往田里放了水,去晚了怕涝了地,不好下种子。

大郎琢磨了刘氏的话觉得也对,就等他娘做好早饭,他吃两口再去。

放下锄头,大郎坐在门槛上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发呆,十几岁的身子骨尽显单薄,却是家里唯一能立起来的男人。

刘氏就是面团样的人,哪个都能来捏一把。

对家里的儿女却没话说,尤其大郎,那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

当家的死了之后,主心骨就移到了大郎身上,里里外外都要靠,一面心疼,一面也实在没办法。

“娘,我不放心,还是去看看吧。”大郎坐了一会儿,便待不住了,“一会儿就回来了,娘。”

那点水就算淹不了地,却也怕路被人截走了,等了那么久村里的水车才转到他家那片地,要是错过了这会儿,以后浇水可就得人力去担了。

生怕刘氏拦他一般,套了一只鞋就往外跑。

万楚楚在屋里才穿好衣裳出来,见厨房就剩刘氏一人,才提起昨天,“大伯娘干这事也不是一两回,娘该学会拒绝才是,不为我和绣绣,也要为大哥和四郎着想,家里要一直这么破落下去,谁还敢嫁给大哥?”

万楚楚的话说到刘氏心坎里去了。

是啊,家里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她要是再立不起来,别说是她,几个孩子都没了活路。

万楚楚一次不敢说太多,怕物极必反,于是转身去井里打了水洗脸,冰冷刺骨的水冻的人直哆嗦。

她已经许久没用过这么冷的水洗漱了。

将头发随意挽了两下扎成高马尾,在这乡下也没有什么出格不出格的,凡事就图个利落。

“后锅里烧了热水。”刘氏节省着柴火,往锅灶里添了一根木头,对切菜的万楚楚说,“现在还冷呢,不仔细些又病了。”

“留给绣绣和四郎吧,他们小。”万楚楚笑笑。

家里的日子过的艰难,要啥啥没有,吃啥啥不剩。

“你呀你。”刘氏叹了口气,将昨儿挖来了灰儿苗过热水一焯,又滴了两滴油拌了拌,一旁万楚楚见了,赶紧摆了两瓣蒜切碎了撒上。

眼见家里的柴火也不多了,刘氏和大郎平日忙着地里的活儿,万楚楚便主动请缨,“娘,一会儿上我带绣绣他们去拾柴火。”

反正周围都是山,就是不上山,在山地也能拾到一些。

都说节流开源,家里这个样子,该想办法把日子过红火起来。

没有能力帮大忙,好歹也不拖后腿不是?

刘氏应了后,万楚楚脑子里过了几道弯,得快点挣到钱才行,按照这个朝代,她大哥年纪到了要说亲,四郎和绣绣还小,总是要上学堂的,处处都得花钱……

她以前也只是个幼教,总不能在这里干这个,何况这大山沟里。

所谓隔行如隔山,万楚楚头疼了,想不出个所以然。

现在已经三月份,挖笋的日子也有限,要不再去多找一点都存起来?制成泡笋或者笋干都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

好歹也算家里的一口口粮。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棠梨读物回复书号16399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