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们的过往
一、认识
2002年B城城东。
两河的小学,已经被村里卖作工厂了,村里就买了辆大轿子车,专线接送村里学生到镇上读书。
父亲准备好信封和钱,要去村里商量让我坐车的事,心中别提多高兴了,要知道那时候汽车可是个稀缺品,即使是在最为繁华的B城,像我们这样的小村子,偶尔经过一辆小轿车,都是要庄重地目送其远去的。
早上,守在二八大杠旁边,望着父亲走进村支部的背影,满怀期许。
旗杆下,父亲的身影伴着那主任,一同走出。
父亲拿着信封往前送,那主任不断推搡着。
“这事儿,你拿钱也不行!”
父亲哀求起来。
“主任,哪怕不给座儿,站着也行!”
主任再次推开父亲的信封:“说了不是钱,村子里的车,只能解决村里孩子的问题,外地的孩子自己想办法……”
说罢,那主任将父亲推下台阶,两袖清风地转身回去。
这是多么清廉的官员啊,钱都不会要的,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自己为官的公正。
在我心里却明白了一件事——即使用钱,也买不到本地人的身份,我将永远低人一等。
没法子,父亲将钱收回,买了一辆不知道倒换了多少手的二六自行车,那以后我便只能骑着那辆车,独自上学了。
骑行在路上时,轿子车呼啸而过时,同学大壮发现了我,打开窗户朝我打着招呼。
“嘿,肖东~”
我仰头看着车里的同学时,感觉他们坐着的高度,都是我无法企及的,一笑而过后,偏要试试自己的力量与速度,跟着便猛蹬了两脚,前去追赶,说实话,汽车跑得确实比我快出许多。
我也就认命了。
进了庙小,重新分班,我在六年级三班,好在与大壮同班,更妙的是甩掉了老张与易鹏这两个骂过我乡巴佬的家伙。
班主任是彭明旭,这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