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2章 挖宝

他记起来,在监狱服刑的第一年,遇见了一个同村人。

同村人外号铁耙子,是他们梧桐村有名的三只手。

铁耙子自小就爱偷盗。

全村六十来户,户户都被他偷过。

每天都有人站在家门口骂街。

今天这户被偷了鸡,明天那户被偷了水缸,后天又有人站出来说自己家晾晒的鞋子被偷了。

古语有言,小时偷针,长大偷精。

铁耙子就是用行动验证古语的真英雄。

随着偷盗技术的精进,铁耙子从农村偷到了县城,又从县城偷到了市。

当然,他偷的东西,也随着地域的转换变得越来越高级。

从偷鸡摸狗,到偷钱偷票,再到偷大户人家的金银首饰,一个人一年做下别人十年做下的案子,于是江湖上的同行就给他封了个“铁耙子”的名号,意寓永不失手的老手。

很可惜,名号在偷盗圈盛行的当月,他就被抓了。

好巧不巧,跟杨飞关在同一个房间。

铁耙子被判了十年,杨飞被判了二十年,加之两人又是同村,自然而然就成了无话不谈的狱友。

铁耙子知道杨飞一时半会出不去,不仅将自己偷盗的细节一五一十的当炫耀的资本说给了杨飞听,甚至连带着把藏赃物的地址都一不小心给抖露了出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杨飞到现在都记得他说的那几个点。

一个藏票证的点,在他爷爷坟堆旁。

一个藏金银首饰的点,在他家粪坑墙角。

另一个藏古玩的点在安市的一块公墓,具体埋在哪没说清楚,只记得他当时说过一句话,“这人一辈子清廉,死了能跟一堆价值连城的宝物作伴,也算死得其所了。”

杨飞站在自家破房子前,回忆着上一世跟铁耙子聊的种种,心里不由的就激动了起来。

时间紧迫,他必须在最后一班去县城的班车开到村口之前,找到点值钱的东西。

市里面的古玩就算了,天高地远的,即便是想去挖,看墓人也未必让。

至于金银首饰,这会也要排除在外。

毕竟,铁耙子家的厕所在院子后面,人没事也不会去别人家找厕所上。

即便是尿急、屎冲屁股眼,那也只能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解决,没有人会冲到别人家借厕所。

说出来,不是被当成神经病,就是被认定为图谋不轨。

眼下,他没工夫去铁耙子家人耗。

所以, 唯一可行的,就是到铁耙子爷爷坟堆旁去挖票证。

说干就干。

杨飞将尼龙袋摔到肩上,加快脚步就往后山走去。

后山上埋了好些过世的老人。

不光是铁耙子的爷爷奶奶埋在这,杨飞过世的爷爷奶奶也埋葬在这,而且两家人的墓地相隔不远。

杨飞先到爷爷奶奶墓前行了叩拜礼之后,西顾无人,这才来到铁耙子爷爷坟前转悠。

铁耙子爷爷的坟墓与其他村民家的泥巴坟墓不同,他家的坟墓不仅立了块很是讲究的墓碑,甚至连坟包都用水泥给包好了。

远远的看过去,就像一个发面馒头。

这种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能花钱给坟墓做精装修的,也就铁耙子这一户了。

只可惜,他把坟墓弄得再豪华,也没能抵挡得住命运的齿轮。

最终,还是成了牢狱里的住户,而且终生都要背负“劳改人员”的名号。

最最悲催的,是他还遇见了杨飞。

“唉,兄弟啊!

你这些不义之财,都是别人家千辛万苦攒下来的,你造的孽,这辈子就就让哥们替你还了。”

杨飞说着,便拿着短柄镐头,对准一个凹坑开始挖凿。

因为有镐头的助力,水泥地面很快便被凿开了一个大坑。

顺着大坑继续下挖,挖了一米来深,都不见有东西出现。

杨飞看着坑洞,心里首犯嘀咕。

难道说,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

不应该啊!

他明明记得,在家里看到的老娘以及可可做的动作,都是此前发生过的。

他低头沉思。

难道是时间线记错了?

也不会啊!

这个时间点,铁耙子己经是混迹在安市的老手了。

按照他的说法,这笔票证,是五年前就埋下的,那时间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可。

既然时间和历史都对得上,为什么就是挖不到呢?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杨飞有点急了。

不管了,再往下挖一米,再要挖不到,就不挖了,救老婆孩子要紧。

于是,杨飞又抡着镐头开始吭哧吭哧的挖。

就在他挖的起劲的时候,突然手上一震。

“咚”。

一声闷响,杨飞心头一颤。

挖到了!

他兴奋的放下镐头,爬在坑口往里瞧。

果然,一个黑乎乎的铁盒子出现在眼前。

他激动的伸手去掏。

可盒子太深,掏不动。

他赶忙又站起来,跳进坑洞里继续挖。

几分钟后,一个二十见方的锈迹斑斑的铁盒子被挖了出来。

为了避免被人瞧见,杨飞赶忙将铁盒子塞进尼龙袋中,又迅速将挖出来的土填埋回去。

做完这一切,这才提着袋子往山下走。

在山下,找了一处没人的角落,将铁锁砸开,盖子掀开。

一堆捆扎得严严实实的钱币和各种各样的工业票、粮票、布票、油票...赫然出现在眼前。

杨飞将一捆十块钱的纸币拿在手上,翻看了出版年份以及编号。

发现所有票子都是各个年份发行的,不连号,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连号,这笔钱就能正正当当的拿出去花。

为了确认钱的数额,杨飞将一摞摞的纸币大致数了数,十块钱的十扎,五块钱的十五扎,二块钱的十扎,一块钱的十二扎,另外五毛、两毛、一毛钱的各五扎,零零总总算下来,一个箱子里大概装了两千来块钱。

看着这么大一笔数额的欠款,杨飞不禁感慨。

这铁耙子果然厉害。

动不动就是上千的款子。

两千块钱,在县城正式职工年收入约420块钱的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而这,还仅仅是铁耙子窝藏的巨款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

杨飞都不敢想,如果把其余两个窝点的赃款拿出来,自己该有多富。

杨飞一边畅享未来,一边快速清理起票据来。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