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2章 阿因

宋恪礼向前走了几步,轻轻地掀开了帷裳,未车中有人,自己的胆子也就大了起来。

钻进了马车,车中空荡荡,在车厢的后方有一面铜镜,除此之外未见任何饰品,通厢铺上了厚厚的软垫,空间不大,像自己这般的体型完全可以躺得下。

宋恪礼记得这匹马是父亲送给自己的六岁生辰的礼物,宋恪礼刚收到这匹马时十分兴奋。

她记得父母每次回来都是骑着马的,既然父母没时间回家,那她就骑着这匹小马去京城,想来京城也是没有多远的。

可是当她把这个念头和祖母说时,祖母却责怪她不懂事,反让父母白白花多余的心思,操多余的心,继而教育起她来,说:“京城路途遥远,你还那么小,如何受得了这路途颠簸之苦,再者说,你父亲在朝堂上树敌颇多,这一路定是不太平的”。

祖母的悉心教育和苦口劝说让宋恪礼放弃了这个念想,其实真正让宋柯礼放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此,而是因为祖母说了,过了这个年,就搬去京城,就能和父母住一起。

此刻的宋恪礼脑海里全是另外一件事——她终于又能再见到祖母了。

令宋恪礼感到诧异的是这个世界里的祖母和二十一世纪的祖母竟是同一人,在宋恪礼前世短暂的人生中,除了妈妈,就只剩祖母对她好了。

可自从妈妈去世之后,祖母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不久就卧床不起。

在宋恪礼九岁那年,离开了人世间,宋恪礼撕心裂肺的哭着,死死地拽着盖着的白布,一旁的医护人员见她可怜,都于心不忍,护士姐姐把哭了许久的宋恪礼抱了下去,有节奏地轻轻的拍着宋恪礼的背,用温柔的声音哄着宋恪礼睡着了。

记忆中的祖母有着慈善的面庞,总是轻声细语地对着宋柯礼说话,讲故事,有时也讲自己年轻时的事,宋恪礼每每都听得入迷,却抵不过困意的侵袭,总是在祖母的怀中睡着,祖母每每也是不肯撒手,待宋恪礼醒来,祖母总是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宝贝孙女宋恪礼睁眼闭眼的瞬间都是祖母满头白发的苍老的样子,祖母年岁己高,再禁不起岁月的折腾,宋恪礼的心紧了紧。

随即,宋恪礼跳上马车,风吹起车幔,宋柯礼的脸正对铜镜,看到自己满头的血,自己被吓了一跳她想着,现在还不能回去,得找个地方清理干净,否则回去后祖母一定会担心死的。

宋恪礼按照记忆中的方向找到了一条小溪,此时是正午时分,溪边无一人。

“吁~”宋恪礼停下马车,跳下了马,马儿却躁动起来,宋柯礼不解,在思索间就看到从溪边的树后走出一个丫头打扮的小姑娘.小姑娘身穿着银红薄袄翠烟裙,腰间挂着鹅蛋大小的青翠色的荷包,脚下是一双岐头履。

宋恪礼瞧着绣工着实精致。

再走近些,就看见这小姑娘姑娘发间别了两朵海棠花,往下是两条细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双眸,并不十分动人,却十分喜人,脸上未着脂粉,却依旧红扑扑的,灵动不己。

“小姐,阿因找你找了许久,哎呀,小姐,你怎么弄得全身都是伤,你受伤了,怎么回事,小姐,你快说嘛”。

宋恪礼沉默着。

宋恪礼在想面前这个阿因的身份,她记得阿因是她捡来的,是在从京城回乡下的路上捡来的,那一年的她还小,却记得十分的清楚。

京城在南方,南方的水土养人,也养土地,江南富庶地,市井繁华家,无人不夸江南好,千钟美酒,万栋高楼。

到了北方却是百姓连年困苦,数度饥荒,稍稍有钱有势一点的都往南方跑,同时发誓此生不再回来,也有那些念着祖宗牌位的人,独独困守在这里,饥一餐饱一顿,阿因就是这种家族里面独苗。

起初她们只是想在这户人家借宿,谁知却遇上了主人家的托孤,宋恪礼的祖母本就是个容易心软的人,又看到和宋恪礼同岁的阿因,就答应了下来。

宋恪礼的注意力从以前的记忆中抽离出来,看向眼前的阿因,笑着说:“我没事,阿因不用担心,我们回家吧”。

刚说着眼前的景色就模糊了起来,宋恪礼在阿因的惊呼声倒了下去。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