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书架
设置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雅黑
字体大小
A-
18
A+
页面宽度
900

第十一回 辩厥证·针药联用法·第一


萧姚心生一计,将于冕抱起,放在他腿上,对着于谦说道:

“谦哥,我看这孩子聪明伶俐,不如拜入我的门下,学医吧!”

这时的萧姚还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会在二十多年后挽救眼前这孩子的生命。

于谦沉思一会,说道:“文正公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尚且算不得良相,但是萧老弟确是名满京师的良医了。”

董氏领会了于谦的意思,过来坐下,拉起于冕的手,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冕儿,你可愿意跟着萧先生学习医术?”

傻子才不愿意呢,于冕心里可是清楚的很,这萧叔叔出手阔绰,跟着他肯定吃香的喝辣的,看起来学医是很挣钱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萧姚接下来说的话。

萧姚将于冕从身上抱下来,让他站在自己面前,郑重其事的对这孩子说道:

“想要跟我学医没问题,但是我要你在你的父母面前,面对天地,发下毒誓,若有违背,立刻逐出师门。”

于谦一脸赞赏的看着萧姚,却不做声,萧姚少有的正襟危坐,背诵着他们家的祖训: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毋分贵贱,一视同仁;

良方臻药,精益求精

敏而好学,博极医源

于冕虽幼,但是思维灵敏,郑重其事地跟着念了一遍。

“你若拜入我的门下,需要勤学苦练,你还年幼,无法修习针灸,就从医经学起吧。”

萧姚突然想到,既然出版社要编写教材,不如就从这些孩童开始试验,先编写一批启蒙读本,选一些官员家庭对学医有兴趣的孩子做实验。

“既然这样,冕儿就拜托先生了,还不快叫师父!”董氏连忙催促道。

“呵呵,不着急,尚未敬茶,喊不得师父的。”萧姚此人虽说行事洒脱,但是对此番礼节极为看重。

他此话一出,就得到了于谦的认同。

“是极是极,尊师重道,亘古不变!”

————————

乾清宫

话说苏七叶被邓双引入乾清宫后,邓双便退了出去,此时里面只有朱瞻基和苏七叶两人。

“上仙,徒弟想问,那萧姚在此作何身份?”朱瞻基笃信道教,自己也号称“长春道人”,更是把苏七叶奉为上仙,四下无人,他也不再以朕自称,而是说徒弟如何如何了。

他有此一问,是想探一探苏七叶的口风,若是她只是把萧姚作为鼎炉之类,那倒不打紧,若是萧姚被上仙当做仙眷道侣,此事就非同小可了。

“他啊……”一提起萧姚,苏七叶的脸就红红的,她自己也说不清对萧姚是个什么感觉,只是过去从未有这样一个男子让她心里产生依恋。

黄琦老爷子说,萧姚和这里的人都不一样,是后世来者。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朱瞻基看了苏七叶的举动,心中了然,原来这苏上仙是动了凡心,这倒是好办了。

“不如将萧先生拔擢为阁臣?”成为阁臣,就可以自由出入六部等等的各个部门,朱瞻基也不考虑萧姚的年龄,一个尚未而立的年轻人,若是入了内阁,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哼!他一个小屁孩,有甚资格入内阁,我要你给他个鸿胪寺卿的官职!”

苏七叶想的自然和朱瞻基不一样,有了鸿胪寺卿的身份,萧姚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带他出使各国,更重要的是,吃喝报销。

萧姚若是在此听见,又要骂她爱吃鬼。

朱瞻基恭敬回道:“萧先生本就是鸿胪寺卿,只是当初二叔的事情被暂时褫夺了,到现在也理应恢复了。”

苏七叶在堂内溜达着找吃的,朱瞻基赶紧端上一盘柿饼。

“不赖,过会,就给你一根金须吧!”

朱瞻基还小的时候,姚广孝就给他算,说他除非有大机缘,否则活不过二十五岁。

幸得胡濙当年在全国各地寻找建文下落的时候,结识了苏七叶。

而所谓的金须,就是苏七叶头顶百会穴附近的毫发。

她这毫发,每十年生一根,常人得一根,便能凭空多出一年的阳寿。

到今年,朱瞻基已经服了三次了。

若是萧姚在此,肯定就知道了,这不就是万年老山参的参须子嘛,不过小丫头这参须子怎么长在头顶,不应该是脚底吗?

朱瞻基躬礼叩拜道:“徒弟朱瞻基谢上仙赐须。”

————

坤宁宫附近

韩叔旸和朱高煦被锦衣卫抓了,带进大内,不过还是区别对待的。

朱高煦虽然被贬为庶人,但总归是皇帝的亲二叔,所以张太后还是派人找了个房子,让这老小子住进去。

韩叔旸这老货可就没这么幸运了,被丢进诏狱,还是最破的几件牢房之一,里面的老鼠都能组俩足球队踢比赛了。

……

“来人,快来人,快给本王烧碳!”虽说是腊月天,但是朱高煦穿的衣服也有点太多了,旁人以为他是在故意找茬,实则不然。

自从他那日兵败,被朱瞻基抓来北京后,就患上了一种古代将军常见的病——卸甲风,这种病常见于打仗归来的将军,甲内大汗淋漓,突然卸掉盔甲,一阵冷风吹过,就得了这种病。

据说明朝初年的大将常遇春就是得了卸甲风暴毙而亡的。

从那时开始,朱高煦就觉得自己浑身发冷,只要稍微一动就出汗,而且精神萎靡,前几日会面韩叔旸的时候也是强打着精神。

所以警惕性下降,被蛰伏在一旁的马元逮了个正着。

现如今,烧再多的碳,汉王也觉得冷,他浑身大汗淋漓,脖颈前甚至都热出了痱子。

“想不到我戎马一生,如今却如孺子一般羸弱,活着还有甚乐趣呢?”

朱高煦不禁仰天长叹。

他这会又如同打摆子一般,浑身哆嗦起来。

“快……快扶我去塌上。”

此时的朱高煦,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风光无限的汉王了,身边只有他的妻子,即原先的汉王妃,现在称作韦氏,侍候着他。

“夫君,你这畏寒的毛病是越来越重,不然,还是请个先生过来瞧一瞧吧。”

————

今天发愤图强更了四千多,求点票票和追读啦……

===>戳我阅读更多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