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弯刀
齐铃儿喂饱马儿后,回到关她姐妹俩的房间,没看到齐宁,就又出门寻找,正好看到于军事向她走来。
“于大哥,我姐姐呢?齐铃儿连忙问道。
于军事说道:“齐姑娘在陈尸房。你在屋里等她回来吧。
陈尸房是都护府内暂时放置尸体的地方,屋里阴森森的,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进去都会腿软,更不用说齐铃儿这样一位瘦弱的小姑娘了。
“我去找姐姐。齐铃儿说着就跑开了。
于军事着急地在后面喊道:“你知道怎么去吗?别瞎跑!
“知道!看过墙上的地图!齐铃儿已经跑远了,声音远远地传过来。
墙上的地图?
于军事纳闷地想道:“对,正厅墙上是刻了幅都护府的布局图。可这么多年了,从来没人去看啊!
陈尸房内,地上的草垫上躺着五具尸体,他们脸上的表情停留在死亡的那一刻,痛苦而又狰狞。
“齐宁,你跟着来干什么?你看了会害怕的。季钟鸣对齐宁说道。
齐宁想与白逸城一起去上都,自然就期望白逸城能抓住凶手,于是跟着他们一同来到陈尸房,希望能从尸体上发现线索。
此时,季钟鸣口中会害怕的齐宁正蹲在一具尸体面前,抓着尸体的手看着。
白逸城走到齐宁身旁蹲下问道:“怎么了?
齐宁说道:“你的手给我。
白逸城伸出手,手指颀长,十分养眼。
这时,旁边又伸出一只手,手指稍短,虽不是十分养眼,但也坚实有力。
这只手是季钟鸣的,他也蹲在了齐宁旁边,伸着手问道:“哎,我的手。
齐宁又抓过尸体的手,三只手放在一处,能看出不同了,手上茧子的位置不同。
北漠和大启的武将们用的都是直刀,只有西凉人才会用弯刀。
西凉产一种铁矿,这种铁韧性好,用这种铁可以打出弯刀;而北漠和大启则没有这种铁矿,所产的铁较脆,只能打直刀。
因为兵器的不同,在手上形成的老茧位置也不同。北漠和大启的武将,老茧位于手掌与食指和中指的连接处。而西凉的武将,老茧却位于中指和无名指的连接处。
白逸城立刻明白了:“他们是西凉人!
齐宁点点头。
白逸城不禁对齐宁刮目相看。先前听到她救了季钟鸣,并没有多大感觉,只是以为她碰巧救下季钟鸣。
可昨晚,他和于军事仔细地检查了大半个时辰,一无所获。现在,她却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从如此微小的细节处入手,找到线索。
太聪明了!
白逸城佩服道:“齐姑娘真是观察入微啊。
白逸城高估齐宁了。
她是猜到了结果,倒推着找线索的,虽然的确聪明,但是算不上“观察入微。
齐宁知道自己的本事,汗颜道:“没有,没有。
“三只手就能出西凉人?季钟鸣怀疑地问道。
齐宁放下尸体的手,说道:“刀,用的刀不同,所以手上磨出的茧子也不一样。
季钟鸣身为将军,也知道这些事,听到这里立马明白了:“西凉人!原来是他们。接着又问齐宁:“那如何能将他们引出来?
白逸城掏出手巾,递给齐宁:“擦下手吧。
齐宁并不害怕尸体,也没有什么忌讳,但刚才那具尸体的手背上有干涸的血液,检查尸体的手时,血液蹭到了她的手上,在她的体温下,干涸的血液变得粘腻,令人不舒服。
见到白逸城递过来的手巾,齐宁心中一喜,道了声谢,连忙接过来擦手。
季钟鸣看那块手巾碍眼,催齐宁道:“怎么引出这些西凉人?
齐宁说道:“季将军,我这个蛮子不知道。
齐宁容貌昳丽,只是气质粗野,让人忽略了她的容貌。此刻古灵精怪地说着话,美色就显出来了。
季钟鸣被这美色给闪了下眼,不自觉地说道:“我不该说你是蛮子。你一个女孩子,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我和白大人想办法吧。
白逸城听到季钟鸣的话,不禁感到好笑,对齐宁说道:“齐姑娘,你想到主意了,是不是?
都护府的偏厅内,桌子上摆着糖糕,这是齐宁让季钟鸣派人去买的。除了糖糕外,季钟鸣还让人买了乳酪和肉干。
齐铃儿口水直流地看着这些好吃的。
她找到陈尸房时,齐宁和另外两位大人已经忙完,正要离开陈尸房,那位季将军正追着姐姐说话。
齐铃儿扑到齐宁怀里,可怜兮兮地说道:“姐,我又想吃昨天买的那糖糕了。
齐宁向来疼妹妹,听到齐铃儿说要吃糖糕,转身对旁边的季钟鸣说道:“季将军,我的确有主意了。你去将这糖糕买来,我就告诉你。
于是,季钟鸣让老吴不仅买了糖糕,还买了别的零嘴。
“姐,你尝尝这个。齐铃儿拿起一个乳酪给齐宁。
齐宁尝了一口,入口奶香浓郁,忍不住说道:“好吃!
齐铃儿也自己吃了起来。
季钟鸣说道:“你这么穷的吗?连乳酪都吃不起的吗?
齐宁笑了笑:“你才看出来?我们姐妹俩无父无母,哪来的钱?
白逸城听到这些,眉头微皱。
季钟鸣愣了下,又说道:“那你们什么时候想吃,我再让人去买。你要的东西都买来了,你能说你的办法了吧。
齐宁拿了一块糖糕,一边吃一边说道:“很简单啊,从刀入手?
“刀能做什么文章?季钟鸣不解地问道。
“这种弯刀只出自西凉。都护大人可以发出告示,就说想为兵士们配备此刀,重金大量购买。银子谁不想要呢,西凉人肯定坐不住,会上套,到时将他拿下,询问就行了。齐宁说道。
季钟鸣这才明白,忍不住说道:“齐宁,你脑子转得真快。
这个主意是齐宁自己想出来的,因此她毫不谦虚地接受了这个称赞。
上午时分,曲支镇最热闹的街道上已经人声嘈杂了。
两名身穿官服的兵士分开众人,将手中的告示贴到墙上,其中一名兵士正是于军事。
一名摊主与于军事相熟,向他打听道:“于军事,这写的什么东西啊。
顿时,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小声猜测。
于军事高举起手中拿着的一把刀。这把刀刀身微弯,刀刃锋利。于军事人高马大,他举着这把刀,四周的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于军事高声说道:“都护府的将士们缺少兵器,这把刀是都护大人偶然得到的,非常称手。要是谁家有这种刀,或者哪位铁匠能打制这种刀,都可以送到都护府,一把刀可以换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这么多!平时一把这么长的刀只要一两银子!
“就是。王铁匠这下可要发财了,他打上十把二十把这样的刀送过去不就行了。
于军事的话如同往烧热的油锅里滴入一滴水,人群立刻沸腾起来,小声的猜测声变成了大声的讨论声。
而在这嘈杂拥挤的人群中,有个戴了顶皮帽的人挤在中间,目光闪烁地看着告示。
曲支镇的南和街上,开着一家铁匠铺,正是王铁匠的铺子。
王铁匠人结实地如同一只牦牛,常年累月的体力劳动,让他胳膊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他正在打一把刀,打这把刀能挣一两银子。
一个戴着皮帽子的人站在了他的铺子前。
王铁匠停下手里的活,擦了下脸上的汗,招呼道:“要打什么?
戴皮帽的人拿出一把刀,扔给王铁匠。
王铁匠拔出刀一看,是把弯刀。
王铁匠将刀收回刀鞘,问道:“都护府出三两银子要买的刀?
戴皮帽的人说道:“你辛辛苦苦打一把刀,才挣一两银子;而拿着我这把刀,送到都护府,就能领三两银子,到时,你拿一两,剩下的二两归我。
王铁匠把刀扔回给戴皮帽的人:“就一把刀,你自己跑一趟吧,多了的话我还愿意跑下。
戴皮帽的人又将刀放在了架子上,说道:“刀我可不止这一把,先送这一把去,就是看看都护府是不是真能给三两银子。要是真能给三两银子,我那还有上百把刀,你跑趟腿就能赚百两银子。
王铁匠正在打铁的手停了下来。他转身看了看戴皮帽的人放在架子上的刀,伸手拿了起来:“好吧,我先送这把刀去都护府。
而王铁匠铺斜对面的一家卖玉料的铺子里,装作正在挑选玉石的齐宁见到戴皮帽的人离开后,也从卖玉料的铺子里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