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形象描绘出春柳的勃勃生气之意。”
“没有华丽的辞藻,别出心裁地把春风喻为‘剪刀’,此诗立意新奇。”
“将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如此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还饱含韵味。”
“由此可见你才识过人!”
卢植出声称赞。
蔡邕又问道:“贤侄,此诗你可想好诗名?”
“禀世叔,此诗名为……”
“咏柳!”
“好好好!”蔡邕大为赞赏。
“好一个咏柳!”
“此名实乃点睛之笔!”
皇甫嵩也出言说道:“小家伙,你令老夫对你刮目相看!”
一首来自唐代贺知章的诗,令蔡邕等人对陈晟才华称赞不已。
不过,陈晟也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诸位叔伯谬赞了!”
“小侄当不起你们这般称赞!”
卢植大笑了一声。
“好小子,竟然如此谦虚,老夫如今对你很是好奇了。”
“以春为题对你来说太过简单,不如换老夫来考校你一番如何?”
他又转头看向蔡邕,笑道:“伯喈兄,让我来考一下这小子如何?”
“子干你说笑了,既然你已开口,我岂有拒绝的理由?”
蔡邕点头同意,又对陈晟道:“贤侄可要好好答题,老夫期待你的表现。”
“世叔放心,小侄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自信的小家伙,老夫很是喜欢。”卢植接着说道,“小子听好了!”
“老夫要你以你的志向为题做一首诗赋。”
“如何?”
“若是感觉困难,老夫可以重新换一个……”
“不用了,小子就以此作诗!”陈晟直截了当的答应了下来。
“好小子,老夫越来越欣赏你了!”
“老夫便等待你的诗作!”
其他人见卢植的出题,都感觉这对陈晟这种少年来说太难了。
如此年纪经历太少,又如何能明了自己的追求呢?
不过,只是他们的想法罢了。
对陈晟来说,这个问题根本难不住他。
此刻在心中苦恼的是诗太多,自己不知道该选择哪一首好。
突然眼前一亮,心中暗道:“有了!就选你吧!”
众人将目光都放在他身上,好奇陈晟究竟会做出怎样的诗赋。
像之前一样,开始在屋内缓步行走。
一步、两步、三步……
最终在跨出第七步时,突然停下了脚步。
昂首挺胸,大声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称此诗名为行路难!”
此诗一出,众人仿佛被定住了心神,直接愣在了原地。
不多时,屋内突然响起掌声。
啪啪啪!
只见是蔡邕、卢植等四人,皆被陈晟此诗所折服。
自知即便是自己,也难以作出如此完美的诗赋。
“贤侄,你在诗赋上的才能远超我们四人!”
“如此才华横溢,实在是令老夫汗颜!”
陈晟闻言,却有些脸红。
毕竟这不是他所作,而是搬运了诗仙李白的大作。
急忙对卢植一拜,说道:
“请中郎将替小侄点评一番!”
卢植见此,缓缓点头道:“那老夫就说了!”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
“以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以他们二人的事迹来表明,你远大的志向,想要振兴汉室的志向。”
“诗以‘行路难’、‘冰塞川’、‘雪满山’等,来暗喻你如今身受党锢,想要报国却无门的艰难遭遇。”
“以‘拔剑四顾’,表示你不会因此消沉,而是继续寻找报效大汉的机会。”
……
听着卢植的点评,陈晟不禁在心中咋舌。
若不是他知道,这首诗是搬运而来的,他真觉得自己是不是真像卢植说的那样,对大汉如此忠心。
而其他人听见卢植的分析,纷纷点头赞同。
他们甚至在心中为陈晟如此年幼,却有着如此宏伟的梦想而感到无比汗颜。
自己活了几十年,竟然不如一个小孩子。
“老了老了!”
“我们真是老了,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家伙的志向。”
蔡邕感慨万千。
卢植则感叹,“老夫一生为汉室奔波,不知何时能见到大汉振兴的模样。”
这些人,都被陈晟的一首《行路难》,触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
这首诗又何曾不是道出了他们心中的志向。
良久。
他们将自己心中的伤感散去。
皇甫嵩平复好心情,看向陈晟道:
“好小子,看样子你诗赋已经难不倒你了。”
“既然如此,换老夫出算术之题来考校你如何?”
“请太守赐教!”
思索片刻。
皇甫嵩道:
“老夫有三题,只要你任意答对一题就算作你成功。”
陈晟见是数学题,那他就更不用怕了。
细心听皇甫嵩的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
“今有三女,长女五日一归,中女四日一归,少女三日一归。问三女何日相会?”
“来人,为他取来纸笔!”蔡邕大喊着。
不过,却被陈晟阻止了。
“世叔不必了,我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什么!”
此话令蔡邕他们再度震惊,比之前陈晟作出的那首《行路难》更加震撼。
“雉兔同笼之题,答案为,雉二十三,兔一十二。”
“共车题,答案为,三十九人。”
“三女归家,答案为,至少间隔六十日才会再度相会。”
皇甫嵩心中回忆,发现竟然都是正确答案。
心中充满了难以置,怎么也不相信陈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计算出正确答案。
“你的答案竟然都是正确的!”
“这怎么可能?”
“如此短的时间,你如何做到的?”
小说《三国:苟不住了,开局挖曹操墙角》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