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力作《为救未婚夫,我成了皇帝的新宠》,目前爆火中!主要人物有李泽修李浔芜,由作者“阳淮如栩”独家倾力创作,故事简介如下:【古言双洁 强取豪夺 伪兄妹 君夺臣妻 男主深陷情爱】上位者沉沦不休,为爱低头。霸道偏执深情帝王✕美貌心机娇弱公主宽大龙榻上,女子被逼到了最内侧一角。帝王目光一凛,不紧不慢道:“芜儿,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何况这一方床榻?”“今夜你乖一点,我不想伤你。”——李浔芜原名文绾心,本为镇国公之女。镇国公战死沙场后,国公夫人听闻噩耗,生产之时血崩而亡。她成了无所依的孤女,被接入宫中教养,赐名李浔芜,封为端贞公主。宫中宠妃当道,李浔芜处境艰难,为求庇护,只能去讨好李泽修。太子李泽修性情矜傲冷漠,手段雷厉风行,对自己的亲生兄弟姐妹尚无情分,却偏偏对李浔芜这个“皇妹”照顾有加。宫中一时流言四起。直到一场夺嫡风波,李泽修被派去西南镇灾,安王欲趁皇帝病危时矫诏登位。幸而李泽修及时回京,肃清逆王,顺利登基。而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彻查同安王谋逆一案,抓走了李浔芜的新婚夫婿陆卿时。为救陆卿时,李浔芜只好进宫去求李泽修。却孰料被新帝按在床榻上。——新帝目光缱绻,语气低迷。自古洞房花烛乃是人生乐事,我的芜儿真是好生可怜,竟不曾受用过。朕今夜…就好好为你补上。...
只见李浔芜的脸色涨得通红,眼底一片氤氲,嘴唇也有些干裂,嘶吼的声音也变得很是沙哑,却依旧在皇帝怀里不断挣扎。
李泽修费尽力气才制住她的手脚,抬头见郑院判正一眨不眨地盯着人看,不免有些心生不快,冷声问他道:
“傍晚时不过有些发热,期间醒来了两次,便开始哭闹,闹腾的越来越凶,到底是怎么了?”
郑院判收回目光,沉吟道:
“公主发热,可曾用过药?”
李泽修低头道:
“未曾,朕喂过,她死活都不肯喝。”
郑院判点点头,又道:
“除却发热哭闹,公主可有其他症候?”
李泽修道:
“她…闹着要布老虎。”
说着又道:
“对了,布老虎,那绣字的布老虎可做好了?”
婵云一听此话,连忙将赶制出来的活计奉上。
李泽修拿着簇新的布老虎,放到床榻上,诱哄道:
“芜儿,你快看,这是你的布老虎啊。”
那正裹紧被子发抖的女子一听此话,从厚厚的被子下面伸出手便去抓。
李泽修则趁机将她一把按住她的手,将李浔芜从那层层叠叠的障碍里面扒拉出来。
李浔芜又开始大声惊叫道:“放开我,你这个骗子——”
李泽修无法,只能伸手去捂她的嘴,却又猝不及然地被她狠狠一咬,虎口处立即浮现了一排新鲜的齿痕。
趁着他松力的机会,李浔芜又像一条挣脱出去的鱼一样,蒙住被子重新缩回了床角。
而后将手中的布老虎翻过来看了两眼,对准李泽修的脸一扔,怒骂道:
“我要的不是这个!你这个骗子!”
殿内众人纷纷大惊失色,丹桂亦傻了眼,站在那里不敢出声。
郑院判观其言语行为,得出结论道:
“言行失常,行为乖张,精神恍惚。此证系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气失和所致。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
李泽修正心烦意乱,听他如此背医书,不由打断道:
“郑院判,你只说这是何症,有无要紧吧!”
郑院判方才道:
“回陛下,这是“脏躁”之症,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发癔症。”
李泽修伸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道:
“可有法子医治?”
郑院判说道:
“自然是有,只需要几剂‘忘情水’即可。”
“什么水?!”李泽修震惊道。
“‘忘情水’,”郑院判淡定地回答道。
“也就是甘麦大枣汤。”
此药由甘草、小麦、大枣三味中药组成,方中小麦为君药,味甘性凉,能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甘草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臣药;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可以养血安神,为佐药。三药合用,共奏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因此方有助于缓解悲伤、稳定情绪,故有“忘情水”的绰号。”
郑院判说完,李泽修果然又黑了脸。
张宽在一旁看着着急,小心道:
“行了,郑院判,把药书捡起来,快去熬药吧!”
于是众人才纷纷退下。
李泽修却突然唤住丹桂,对她道:
“公主先前那只布老虎,放在哪里了?”
丹桂朝着帷幔后看了一眼,才低头道:
“回陛下,在…陆府,公主的陪嫁箱子里面。”
李泽修冷笑一声,道:
“原来是这样。既然如此,你便去告诉张宽,让他领着人去陆家,把和离文书送过去,再把公主所有的东西物件都拿回来。”
丹桂领命退下后,李泽修才悠悠转头看向床角的女子,伸出手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