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海商》是网络作者“风昇”创作的古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穆峥张濮,详情概述:李韬一觉醒来,只觉一阵头晕,看着周围古色古香,檀木房屋,又觉非常陌生,这是哪里,我究竟怎么了,李韬绝望的思考着。...
“哟这不是王掌事吗,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在广州李家商行内的办公室里,商行管事陈云集冲走进办公室的李府前院掌事王渡笑道。
“这不家主要安排夫人等南下官富嘛,管家要我来商行安排一下”
王渡对陈云集笑道,并从腰间拿出了由张豹转交的李兴手令。
“不是说要四月后吗,我这都安排好了,怎么会变呢”
陈云集一听,又看了看手令,皱了皱眉道。
“这我就不知了,我也不过才进李家几个月的新人,我哪知道这些”
王渡又笑道。
“罢了,反正也就是一些琐事,我命伙计安排一番便可”
陈云集看了一眼王渡,叹道。
“不过你王老弟虽是新人,却短短数月便成掌事,想必前途无量啊”
陈云集又笑道。
“还是家主和管家抬举,再说我本就是以应募掌柜进来的嘛”
王渡笑道。
“老弟客气了,一会我自会写手令去码头命人准备船只,还请老弟上报张管家”
陈云集冲王渡点了点头道。
“如此,我这便回去向家主,管家上报”
王渡对陈云集一拜后,便转身离去,而陈云集则开始书写手令,并李兴手令一起,命人向码头送去。
王渡走出商行,来到热闹的街市上。
一路东转西转,往李家大院走去。
虽然广东比起大明其他地方不算富裕,但作为广东一地省府,广州城的富庶程度可一点也不比北方那些大城差。
街市上人潮涌动,肩并肩,人挨人的向前行走那是常有的事。
道路两旁,店伙计的吆喝声,摆摊的叫卖声同样此起彼伏。
可王渡根本无心游逛。
还是尽快返回李家大院,免得家主和管家等急了。
虽然王渡如今已是李家的掌事,但实际上王渡加入李家也就几个月而已。
不过王渡之前就在其他商铺做掌柜,应募进李家自然不会从伙计再干起。
但短短数月便已到掌事之职,也足可见王渡之能。
在如李家一样的商贾之家中,管家自是最大的职位,其下总管事,管事,总掌事,掌事,掌柜,账房先生,再到基层的伙计,伙计头,伙计长等。
职位和地位各不相同。
而且各职位人数并无限制,如管家就有李通,张豹二人,而总管事,目前也有李郓李续,李才,李均等数人。
如王渡一类的掌事自然更多了。
同样如广州李家商行这样的大商行,一般都会配一个管事,两名掌事,再加若干掌柜来负责整个商行的日常运营和经营。
而如其他府县的分行,分号,一把手或掌事,或掌柜,各不一样。
而正因为王渡来李家时间不长,又能从掌柜提拔到掌事之职。
自然也被别人眼红忌惮,故而王渡自该更加努力,以求上进。
这样的人心,环境,无论在哪个时代,均是一般无二。
一路急行,拐过街角,再走不远便到李家大院。
可这时一黑影从王渡身边走过,肩膀碰了王渡一下,王渡捏了捏手中纸条,心下大惊,再回头看时,黑影已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王渡心下一沉,看准了一边的小巷,便走了进去,将手中纸条打开看了看后,便一口将纸条吞下。
又从容淡定的由小巷另外一头走出,返回了李家大院。
向李兴禀报。
……
与此同时,李家大院内。
“伯良为何要我们现在就南下,不是说好的要等四月一起的吗”
刘铭焞声带急促的向李兴问道。
“就是啊,这也太突然了吧,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秦书理也惊讶道。
“难道有什么变故,伯良可别藏私啊”
戴纯孝也问道。
听着众人之言,李兴先停顿了一番。
“现在去和四月去不都一样嘛,再说你们现在过去,不是也能享几天清福嘛”
李兴对众人笑道。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李兴话音刚落,一边的郭昕又上前问道。
“就是啊,要是没有什么变故,又怎会忽然让我们尽快南下呢”
宋显刚也跟着问道。
李兴看着颇有刨根问底的众人,暗叹了一声,走出正堂看了看四下无人后,便将众人引入密室之中。
“不瞒诸位,我怀疑我们被朝廷给盯上了”
走入密室,众人刚一落座,李兴便说道。
而众人原本就在疑惑这李兴在搞什么名堂,如今忽然听得李兴一言,众人尽皆还未反应过来,纷纷一脸惊愕的看着李兴。
“这,不会吧,我们不是一直和官府联系紧密吗”
秦书理先回过神来,说道。
“就是啊,伯良这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刘铭焞也说道。
“不是官府,是锦衣卫”
看了一眼秦书理和刘铭焞后,李兴又叹道。
“锦…锦衣卫”
众人一听,立时大惊失色,脸色尽皆变得苍白起来。
“这不可能吧,锦衣卫干嘛会盯上我们”
秦书理又惊呼道。
“就是,就是,这锦衣卫怎会管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之事”
宋显刚也是一脸不信道。
“此事绝不会有错,在官富有个叫姜明的人,就是锦衣卫的暗探,其暗中潜入了投靠李家的山民之中,之后又暗自离去,其具体探查到了什么,还不得而知,而且其能够顺利潜入,潜出,其中必定有人接应,也必定有人通风报信,所以我怀疑我府上也有锦衣卫的暗探,这也是我为何要你们先去官富的原因,这广州如今已是是非之地矣”
李兴摇了摇头,向众人解释道。
众人听得李兴所言,尽皆惊慌失措,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
想想之前官富,石排种种。
就算你告诉朝廷我们此举是为了下南洋,为了去发展外海,不是为了对付大明。
可这大明朝廷也得信啊。
原本按计划三月就会南下南洋,先控制了南洋,造成既定事实,到时候哪怕朝廷有意发难,我们也不惧也。
可如今忽然被锦衣卫这么横插一杠子。
那事情就复杂了。
这锦衣卫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啊,而且是有特权的。
如我们这些地方士族,大族,就算犯错,被治罪,一般的府衙,县衙可都是审理不动的,有些罪过是要上报的,这套流程下来,加上上下其手,上下打点,到最后一般都会不痛不痒,不了了之。
可锦衣卫是有特权的,凡是锦衣卫经手的案子和人,是可以直接乾坤独断的。
有时哪怕使银子都不好使。
这样的话变数就大了。
也难怪这李兴会让我们提前南下。
和这锦衣卫摊上关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锦衣卫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那可是要血流成河的。
想想我们在官富所为,要是真被锦衣卫抓到了,探查到了什么把柄。
那最后我们岂不是还未腾飞,就要被扼杀了吗。
这可真是飞来横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