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删减版本的古代言情《大秦:我被群臣弹劾?扶苏他全砍了》,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书与大诗人,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扶苏嬴武道。简要概述:始皇帝假死试探天下,我携扶苏而御天下!大臣:“新皇陛下,微臣要弹劾十七公子嬴武道,专权弄国,图谋篡逆!”扶苏摆手:“那就杀了吧,夷灭全族!”大臣:“陛下果然听劝,是个好陛下啊!等十七公子回来.……”“你说什么呢?杀你,还用等十七弟回来?”扶苏柔色瞬冷道,“污蔑摄政皇,即刻夷灭全族!把他拉下去砍了!”大臣:卧槽?杀我?嬴政:卧槽?扶苏这么狠?我:“大哥,我刚才已经带着韩信刘邦灭了匈奴,朝廷里面一切可好?”“好得很。”扶苏一笑,轻声道,“不听话的,都死了。”...
什么?
连你也这么说,连你也这么认为?
听到冯去疾也这么说,蒙恬瞬间感觉到了不妙。
朝廷的一左一右两个丞相全都站在了嬴武道这边,那就说明,当下的朝廷,只怕是已经全都支持嬴武道了。
他一个在外的将军,虽说拥有着相当高的权势,但,在整个朝廷的面前,似乎也根本没办法起到撼动的作用。
更何况,二十多万大军,现在还停留在咸阳之外近乎百里,而且,即将会得到命令,即刻返回上郡了。
更不要说,现在咸阳这里,嬴武道根本也不会害怕果真还有二十万大军压过来。
这十七公子,太可怕了!
蒙恬看了眼嬴武道,心中万分感慨。
他大意了!
本以为嬴武道是在胡闹,玩闹,结果却没想到,嬴武道这一番南下,已经取得了一切!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得是扶苏的意见。
毕竟,现在扶苏,已经是皇帝了。
“蒙恬将军,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扶苏看向蒙恬说道,“父皇遗命在先,十七弟匡扶社稷在后。我的兄弟中,这次能够挽救我,挽救整个大秦的也只有他了,他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归也。摄政皇,当有此人也!”
“陛下说得对!”
李斯听了,马上附和道,“十七公子当摄政皇是众望所归。”
“陛下圣明。”
听到扶苏如此说,蒙恬也只好作罢。
当然,他也知道,扶苏这样的态度,除了对嬴武道的感激和信任之外,只怕那些所谓的先帝密信,也很有关系!
没错,正是那些嬴武道准备的密信,让扶苏感觉到头皮发麻,更是心中感慨万千。
里面,以嬴政的老父亲的视角,仔仔细细的给扶苏讲了一番,对扶苏爱之深责之切的看法,也表明了他上次是多么的失望,多么的心痛,身为皇帝君父,又遭受了多大的屈辱。
这么些年来,嬴政一次次给扶苏机会,临终都还在感念着他,结果,扶苏每一次都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他这个君父,这让他十分的失望。
但饶是如此,嬴政还是愿意给扶苏机会,哪怕他可能会把大秦带向万劫不复,只因为,他是他的儿子。
相反,嬴政又说上一次嬴武道是如何规劝嬴政的,又执意去找扶苏,为的就是看护好扶苏,生怕他遭遇不测。
最后,嬴政表示,如果你们两个这样的兄弟能够相互扶持一辈子,那是自己也能放心的事了,他相信,如果嬴武道当上皇帝,也绝对会善待扶苏。
但事情的事实却是,嬴武道率先当了摄政皇,而不是皇帝,这就让扶苏在心里,更加觉得自己对嬴政,对嬴武道,都有愧。
他这个人,被嬴武道看得很透。
畏德不畏威,不管是多大的强压他都不会屈服,但是同时却又生怕在名声上亏欠别人什么。
所以,现在他虽然是已经成为了皇帝,但,在心里也确确实实感觉到自己亏欠了嬴武道一个天大的人情。
所以,当蒙恬对此提出疑惑的时候,扶苏反而不赞同他的说法。
很快,一行人返回咸阳宫,而回到自己阔别一年之后的咸阳宫之后,扶苏首先就去了安放嬴政灵柩棺椁的地方,悲戚不已。
“父皇!父皇!您不成器的儿子扶苏回来了!”
扶苏悲痛万分,以头抢地。
虽然这一对父子两个,在之前,因为一次次的政治争执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几次要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