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复汉逆臣(魏延姜鹏)最新章节列表

作者:三七二二 更新时间:2024-11-28 02:15:39

《三国之复汉逆臣》是由作者“三七二二”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穿越成姜维,恰逢汉军兵退汉中,大将魏延命悬一线,皇帝刘禅正值壮年……为了不被剖肝取胆,为了复兴汉室天下,这位忠贞的麒麟儿,被迫变得巧取豪夺、欺上瞒下、结党营私,直至拥兵自重,祸乱朝纲……...

展开

第39章


马车往皇宫疾驰而去,通过张绍之口,姜维了解了双方家仆动手的原因,气得牙痒痒,真想一剑刺死那个老顽固。

姜维今日偷懒没去上朝,他估计得并没错,刘禅确实没有上朝。

由于姜家和谯家的家仆在皇宫门口打架,影响实在恶劣,这事传到刘禅的耳朵里,他这才坐在大殿的龙椅上。

这并不是正式的上朝,前来崇德殿“看戏”的文武官员,比上朝的时候更多,几乎无一缺席。

姜维和张绍入殿后,殿内马上就安静下来。

刘禅和黄皓各拎着一只斗鸡,二人都有些不耐烦,更像是过来看戏,而不是做出裁决。

谯周看到姜维入殿,马上就变得盛气凌人,右手指着诸葛果,唾沫横飞,大声说道:

“大家看看,大家都来看看!身为陛下特封的大汉女官,竟然披头散发,究竟成何体统?

“《礼记》有云:女子十五而笄(jī)!大家都来看看!咱们镇南将军的诸葛夫人,既不束发也不绾髻(wǎn jì),如此披头散发,人模狗样,与“四夷”有何区别?何以言传身教?何以入宫教导皇子?

“大家再仔细看看!咱们镇南将军的夫人,头发长度还不过腰!这到底是五六岁的小孩,还是二十岁的太傅?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诸葛夫人身为丞相的爱女,竟敢毁伤父母所赐之物,如此大不孝,何敢以太傅自居?”

谯周引经据典,以礼制加以指责,殿内顿时一阵骚动。

因为这会儿不是正式的上朝,再加上事出突然,不仅刘禅没有穿皇袍,众多的文武官员也是寻常的衣装。

不仅如此,就连肃整朝仪的监察御史也衣冠不整,众文武就更加没了顾忌。

谯周说话的同时,除了拎着斗鸡的刘禅和黄皓,几乎所有人都围着诸葛果,不停地责骂。

谯周冷冷一笑,得意地扒开人群,来到殿前:“陛下!《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既然诸葛夫人如此不孝,微臣恳请陛下,即刻削去她的太傅之职,再移送御史台,追究其不遵礼制,不绾不髻,不遵孝道之罪!”

“呃……谯大夫之言……很有道理……这个嘛……卧勒个槽!快给朕抓住它!”

刘禅手中的斗鸡突然挣脱,扑腾着翅膀高高跳起,黄皓一惊,手中的斗鸡顺势挣脱,殿内顿时鸡飞狗跳。

众臣都在帮忙抓斗鸡,诸葛果却淡定地坐在一旁,心如止水。

此时的姜维却有些慌乱,因为,谯周说得并没有错!

自春秋战国时起,女子在十五岁之前多是扎辫;年满十五岁,或者未满十五岁却要出嫁,都会有一个庄重的“及笄”礼。

笄,到了汉代又称为“髻”。

女子成年或者嫁作人妇之后,按照礼制,都要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再以发簪插定发髻。

姜维对“及笄”礼并不陌生,因为这种礼制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了一千多年以后:女子结婚后盘头发的习俗,其实就是古时的“及笄”礼。

另外,在秦汉时期甚至以后的多个朝代,汉人中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不论男女,都不会剪去自己的头发,否则就是不孝!

如果头发被别人强制剪掉,这就是上古五刑之一的髡(kūn)刑!

就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亲担任马谡的参军时,因受到街亭失守的牵连,就被处以髡刑。

到了清代,为了打击和削弱汉人的抵抗意志,更是出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极端法令。

诸葛果年近二十,她的头发却只到腰间,这自然有特殊的原因:

按照道观的规矩,不论男女,若想入道,在正式的传渡之前要剪去部分头发,以表示断绝俗世间的一切因果。

前几年,因为姜维的拒绝,诸葛果果断剪去了自己的一段头发,并且没有绾髻,以示自己入道的决心。

却不想,道观以诸葛果“未断因果”为由,拒绝为她传渡,纵然她在朝真观呆了两年多,也只能成为一名信士。

诸葛果的那头及腰长发,正是因此而来。

姜维第一次见诸葛果时,是在朝真观外的青石上。

那时候,姜维还离得很远,还未看清她的模样,首先就被她的与众不同的长发所吸引。

到了将军府之后,诸葛果多次想依照礼制绾髻,却遭到姜维的强烈反对。

姜维始终认为,诸葛果才二十岁,她的那头长发实在很美,如果绾于髻中,看起来很不协调。

自此之后,诸葛果就不再坚持,反正她已经习惯了不束发,不绾髻。

就算那晚去往乾坤宫赴宴,诸葛果也没有绾髻。

当时,众夫人看她的目光有些特别,却没人以“不合礼制”为由加以指责。

此时的崇德殿内,在众臣的努力下,两只斗鸡被顺利擒获。

因为诸葛果确实违反了礼制,在这短短的两分钟里,姜维并未想到驳斥谯周的办法,也没想到帮诸葛果开脱的办法,一时间很是为难。

谯周又一次提出削去诸葛果的太傅之职,姜维正在着急,诸葛果却淡定地站起身:“谯大夫,你是否看仔细了?谁说我没有绾髻?”

“披头散发,人模狗样,你这叫绾髻?”谯周冷哼一声,环顾众臣和龙椅上的刘禅,大声说道:“诸葛果!当着陛下和众臣的面,岂容你胡口狡辩?”

“谯大夫,请你看清楚!”

诸葛果淡淡一笑,从容地侧过身,将头顶的绿色饰带解开,露出一个比拇指还小的黑色薄纱袋。

继而,诸葛果从薄纱袋中掏出几根长发!

关键是,这几根长发弯弯曲曲地垂下来,它确实生长在诸葛果的头上!

诸葛果确实绾了发髻,但她的发髻如此之小!

竟然被一条丝带轻易遮挡住了!

在众臣惊愕的目光中,诸葛果缓缓上前几步:“陛下,女子十五而笄,确实有这项礼制。不过,“所有的头发必须全部绾于髻中”,礼制中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臣妇确实已经绾髻,众臣皆有所见。臣妇是否有违礼制,还请陛下定夺。”

“妙极!妙极!相父的爱女,果真聪慧无双!”看着诸葛果瀑布般柔顺的长发,刘禅欣喜地说道:

“黄皓!马上派人通知皇后、王贵人、魏贵人,再通知朕所有的嫔妃:自今日起,她们的头发可以只笄一缕,这并不违反礼制,哈哈哈!”

刘禅的话,雷得众臣外焦里嫩,殿内唏嘘不止,谯周更是气得脸色铁青。

短暂的沉默后,谯周并不服气,大声说道:“陛下!就算诸葛夫人已经绾髻,但是,她年近二十,如果不是毁伤自己的头发,为何如此之短?

毁伤父母所赐之物,此乃大不孝!如此逆行,理当遭到所有人的唾弃,何以担任太傅之职!”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指责的声音此起彼伏,刘禅也有些为难。

而诸葛果,她能聪明地避开“及笄”的礼制,却无法解释自己的“不孝”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