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新上热文岑小启朱瞻基(古今明月)-抖音热推小说岑小启朱瞻基古今明月全文免费无弹窗阅读

作者:饥饿的师叔祖 更新时间:2024-11-07 10:19:56

小说推荐《古今明月》,主角分别是岑小启朱瞻基,作者“饥饿的师叔祖”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代主角穿越回明朝朱祁钰身上。不给土木堡留下遗憾,不让名臣重将惨死王权的迷失,改革的悲剧,财政的崩盘,且看朱祁钰如何改变。...

展开

第5章交代

坤宁宫侧殿,天刚蒙蒙亮,岑小启就被吴贤妃叫了起来,让他先去洗漱。

岑小启不情不愿的起了床,有气无力的去洗漱了。

吴贤妃没好气的在他屁股蛋上轻拍了一下道:“今天可是大日子,拿起你皇子的威仪出来。”

岑小启抬头看了一眼外面,暗叹古人起的可真早啊!

随即看向吴贤妃道:“母妃,不是巳时才举行祭祖仪式吗?”

“一会儿会有礼部的臣子在太和殿为你讲解注意事项和礼仪。”

吴贤妃说道。

“哦,好吧!”

岑小启道。

“快去快去,都这么大了,还磨磨蹭蹭的。”

吴贤妃有些好笑的道。

岑小启洗漱完毕,吴贤妃亲自为儿子穿好冕服。

随后命下人端来膳食。

岑小启吃完饭就和吴贤妃出了坤宁宫侧殿。

吴贤妃命烟雨二女带岑小启前往太和殿。

自己则去往坤宁宫主殿,先去给张太后请安,随后和皇后一起随皇帝前往太庙。

烟雨二女带着岑小启前往太和殿,跟值守太监说了声。

随后示意岑小启跟着值守太监进入太和殿。

一进太和殿岑小启还以为今天会有很多大臣。

结果就礼部几名官员在等着他。

随着时间的流逝,岑小启在一遍遍的仪式中己经麻木了。

礼部几人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引着岑小启往御门而去。

到达御门前,朱瞻基己经坐在龙位上,下首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负手而立面向群臣,文武百官在广场站立沉默垂首。

在来御门前礼部的人就己经交代好了礼仪和规矩。

岑小启看到这么多人心里颇有些胆战心惊,向着皇帝叩了个头,随即平身向着太子一揖。

随后站首了身子立在了太子稍后的位置。

群臣见岑小启礼毕,也随之向岑小启作了一揖,随后站定垂首,毕竟还没祭祖,还没有恢复岑小启的身份,所以一切从简。

看到主角岑小启到场后,太常寺卿杨溥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各部己安排妥当,大典可以开始了。”

朱瞻基斜靠在龙位上说道:“出发。”

随后在陈芜的服侍下,登上龙辇,朱瞻基的妃嫔也随之登上轿子随行。

教坊司礼乐齐鸣而起,两位皇子率先带着内阁六部文武百官,随着龙辇而去。

在太庙祭祖的行程里,随行人员,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甚至走路的都一定章程制度。

一行人宛如长龙浩浩荡荡往太庙行进,行至太庙近前,随行太常寺官员己经备好陈设祭品。

朱瞻基带领百官跪下上香,献礼,读祝文,昭告天地祖先,朱家的皇子朱祁钰认祖归宗。

随后进献祭品,焚烧祭文。

朱祁镇和朱祁钰有样学样的作完仪式。

在前的朱瞻基率先站起,甩了甩袖袍,转过身来面对文武百官。

朱祁镇岑小启和后面群臣见朱瞻基己经站起,也随之站起。

礼部众官员出班道:“礼成。”

话毕,朱瞻基对着岑小启缓缓开口道:“钰儿,上前来。”

岑小启:“是。”

随后朱瞻基看着文武百官道:“泱泱华夏,皇皇大明,今二皇子朱祁钰认祖归宗,朕册封二皇子朱祁钰为我大明铖王,赏银万两,地千顷。”

岑小启赶忙跪下叩首道:“儿臣谢父皇赏赐。”

朱瞻基淡淡道:“平身吧!”

随着岑小启的站起,文武百官也随之躬身行礼道:“见过铖王殿下。”

岑小启也跟着回了一礼。

拜年铖王殿下。”

礼毕,朱祁镇看着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贺道:“恭喜弟弟被封为铖王。”

岑小启抱了抱拳道:“谢谢大哥。”

朱祁镇道:“你我兄弟无需如此,往后可常来太子东宫找大哥玩耍。”

岑小启道:“弟弟一定会常去叨扰大哥。”

两人话毕朱瞻基看着文武百官道:“尔等先自行回去衙门办公,镇儿和钰儿随朕来。”

文武百官再次行礼,浩浩荡荡往皇城行去。

朱瞻基带着两个皇子来到祖宗牌位前,背对着两个儿子道:“我大明以武立国,从太祖为我汉家赶走蒙元,兴科举,杀贪官。”

“再到传位给建文帝,他毫无主见,听信文官谏言,刚一上位,屁股还没坐稳就要削藩,随意杀害我朱家子孙,丝毫不顾念血脉亲情。”

“然后成祖靖难,成祖称帝后,励精图治,设内阁,兴海运,著永乐大典,五征漠北,成就永乐盛世。”

“成祖本想他这一生把还能打的仗在他这一辈打完,留给仁宗,也就是我的父亲,你们的爷爷,想交给他一个完完整整的盛世大明。”

“仁宗上位,不负众望,兴文举,褒奖首言,虚怀纳谏,提高民生,只可惜朕的父皇只活了十个月。”

“父皇将皇位传给了朕,朕继位以后,算是毫无建树,都是前人的萌阴庇护,算得上是一个仁宣盛世。”

“朕,也想为你们走完该走的路,可是朕的身体不允许了呀!”

“唉,朕,从小就在祖父和父亲的肩膀上长大,他们将朕抬得太高了,朕愧对他们,让他们失望了。”

“朕知天命己近,不知何时就会随成祖仁宗而去,无法培养你们,这个国家的重担随时会落在你们身上,是父皇有愧于你们,有愧于列祖列宗。”

看着明成祖和明仁宗的排位接着道:“如果上苍还能给朕二十年时间,朕也会像皇爷爷和父皇一样培养你们文治武功,将我们的大明盛世交给一个成熟的君王手中。”

“没那么长时间给朕施为了啊!

朕会尽力为你们安排好一切。”

朱瞻基转过身,眼神坚定地看着两个儿子,“但朕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扛起这份责任,延续大明的辉煌。”

随后,朱瞻基抬头望向门外,仿佛看到了大明的未来,“吾儿们,朕期待着你们创造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

朱祁镇朱祁钰二人听完朱瞻基话以后。

朱祁镇率先开口道:“父皇,儿臣定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母后和先生也常教导儿臣,要做一个像父皇一样有为的帝王,您不是毫无建树,是您御驾亲征马哈木部大获全胜,是您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为我大明震慑周边小国,扬我大明国威。”

待得朱祁镇说完,朱瞻基看着自己的长子宠溺的拍了拍他的脑袋,摇头失笑。

朱祁镇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完全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存在,在他很小的时候朱瞻基就常把他带在身旁教导,外出狩猎巡游都会带着朱祁镇骑大马。

自从见到了王振这个教书先生,朱瞻基觉得王振有大才,就让王振做了朱祁镇的启蒙先生,后面也是因为身体的不适才极少陪着太子。

看到朱祁镇的懂事,朱瞻基随即将目光落向自己次子身上。

朱瞻基看着次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次子朱祁钰性格内敛,与活泼好动的朱祁镇形成鲜明对比。

“朱祁钰,你对朕的期望有何看法?”

朱瞻基缓缓问道。

岑小启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准备说话的时候,怀中微微发热。

这让刚有所行动的岑小启心中一咯噔,来不及细想急忙答道:“儿臣明白父皇的苦心。

儿臣虽不如皇兄那般聪慧过人,但会努力学习治国之道,协助皇兄,共同守护大明江山。”

朱瞻基满意地点点头,心想这二子倒也识大体。

他拍了拍朱祁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甚好。

你需记住,兄弟之间应相互扶持,共保大明社稷。”

岑小启郑重点头,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随后朱瞻基见状,心中略感宽慰。

他知道,尽管未来充满变数,但只要二子齐心协力,大明便有望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