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衣长随郝建及侍女小环环的服侍下,李解洗漱更衣完毕,吃了几口早点,正准备起身出去溜达散步。郝建便附身说到:“少爷,您到扎针的时间了,老大夫已经到了前厅,要不唤他进来?
话音未落,只见背着医箱的老大夫已经疾步而来。
“李公子,最近看你的状态越来越好,老夫真是为自己的医术感到那么一丢丢自豪啊,这京城里面多少大夫解决不了的问题,被老夫迎刃而解,最近求老夫看病的人太多了,我都应付不过来,哈哈哈......
丝毫不要脸的老大夫说着便伸手往着李解的手脉处摸去。
“滚一边去,本少爷病都好了,把什么脉,我自己是什么病,我自己不知道么。你要是再敢掏出银针,你信不信我把你这老狗剁了喂猪。
“咳咳...咳咳...老大夫尴尬地撸着自己长须,作为一名大夫,被这纨绔子弟骂为老狗,的确是...有种刺激的羞辱感,但是想着自己的医术连这种人间渣滓都能治愈,那未来在南京城里面必定名声大噪啊。连忙笑着说道:“今日看到李公子的状态,我是确信公子的病是好了,这骂人声铿锵有力,老夫也是情不自禁得为公子高兴啊......
“日汝母,滚蛋!李解算是彻底明白,自己的生存之道就是纨绔、嚣张跋扈、一无是处,越是这样,别人越觉得符合李景隆儿子的气质,越是服服帖帖的。
“是是是,老夫这就告退,不能打扰了公子您的雅致,关键是,那个...公子,您这诊金是否可以让人今日付了?若是公子您再有犯病的迹象,老夫也好马不停蹄地赶来啊......
李解一看老大夫赖着不走要医药费,这特么要是就这么给了,哪里符合纨绔子弟的形象人设,便随即大声呵斥:“本少爷天天被你这银针扎的浑身疼痛不堪,对我本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肉体摧残,老东西你看是不是应该赔偿我一下,实在不行,你看是不是自己也扎上一针体会一下本少爷近期遭受的折磨啊。
看着李解一脸要赖账的模样,老大夫心里早已经心中开始骂娘,但是嘴上却是笑呵呵地回应着。
“公子,老夫今日是被风沙迷住了脑子,糊涂啊,我怎么能够问公子您要医疗费呢,是我糊涂啊,那个...刚刚出门碰到老王员外他夫人说身体不适,让我着急过去,少爷,老夫告辞...告辞......
话完之后,老大夫扭头就跑,他是盘算清楚了,若是为了几个银子,毁了自己未来和隔壁王夫人的美好幸福,那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见到老大夫被自己吓的夺门而出,李解算是彻底松了口气,自己的人设好歹是保持住了。
关键李解现在自己也纠结,难道自己装一辈子的渣滓?不行啊,再装下去,明年自己和自己老爹都不知道是不是跟阎王喝茶了。
不成,定要做些大事业,未雨绸缪啊......
李解随即站起身来,一巴掌乎在郝建的头上:“狗东西,发什么呆?看到你少爷被人要债,你干什么去了?你不知道挺身而出么,害的本少爷又自毁形象,以后出去怎么见人,丢我老爹的脸。走,陪本少爷院子里面走一走,散散心。
白挨一巴掌的郝建却是憨憨地笑着。
“是是是,少爷您教训的对,别让小的影响您的心情了。郝建便一溜小跑取来了一柄书生扇和香囊。
郝建邀功似地说道:“少爷,您平时出门溜达就爱带这个,我都替您准备齐全了。
李解一脸无语黑线,这自己身体的主人还有这样特殊癖好?这是要装书生小白专门钓已婚妇人啊?
微微摇头,让小环环将香囊挂在自己的腰间,手中折扇一收一合,扇子正反面分别都写着....“特长字样。此语言露骨无耻,赤裸裸炫耀,李解心里痛骂臭不要脸。
随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下身,怒骂原来的李解是狗东西,不要脸,分明骗人,说好的“特长呢?我看是“蛋糕(蛋高)还差不多。
心里充满鄙视,可是还不能表现出来。
打起精神,随着郝建和小环环出了房间,李解也是第一次对世袭曹国公府环境有了真正的认知,不禁咋舌。
这府邸估摸着怎么也得占地100多亩,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
整体建筑设计规模宏大、气象雄伟。木结构建筑体系为主,屋身外观良多变化,飞檐翘角的屋顶,房屋色彩对比强烈,轮廓鲜明。
房屋坐落整体园林之中,园林整体实际疏密得当,别有意境,以山水为主,诗情画意。李解看着眼前的景色,回想起原先网上所看过的明朝建筑特色。
“狗一样的东西,没看到房子有破损的嘛,还不赶紧找人去给我修,这都是本少爷的家产,损坏了都是对不起本少爷对你们的好,还有老旧的家具都好好修修,堂堂国公府邸还能缺了维修银子?李解皱眉道。
憨憨的郝建低声回应道:“少爷...少爷,您可是知道的呀,咱们公爵府邸是真缺银子,家里的存银除了被老爷拿去疏通关系了,剩余的基本上也是被您花在了.......
郝建虽然话没有说完,但是李解怎能不知道这原来李解的尿性,肯定是凭栏听曲,夜夜笙歌。
李解一拍自己脑袋,心想:“这是完蛋了,自己的未来计划可是需要大量银子的,这可是令人头疼的事情,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一定是万万不能的啊!
怎么办呢?作为一名曾经的学霸,李解可不想装疯卖傻一辈子,得想想办法搞钱啊,无论什么时代,只有自己有了经济基础才能做很多的事情,才不至于被人约束管理。
李解沉思着,突然激动起来。
有财路了!
现在是永乐年初,经历四年的战争,可以说曾经的四年,民不聊生。几十万人的战争,粮草的耗费是极大的。无论是地方的富豪、还是官员都基本上掏空家底进行站队。
现在靖难成功,但是市面上粮食的价格是颇高的,而且李解依稀史书上面记载应该是半个月后,持续暴雨,南京城外的运粮商队淮河运输的过程中因暴雨大风沉船了,而南京城中的商家储粮不够,粮价暴涨。
李解眼睛一亮,吆嘿,这不就得梭哈了么......